欢迎光临家和萨提亚教育学院

微信二维码

关注公众平台了解更多

家和萨提亚教育学院简介

西安家和萨提亚教育学院,成立于2010年,是西北首家国际官方认证的萨提亚教育与应用机构,始终如一坚持创建一家专业的萨提亚心理健康服务平台“幸福教育共同体”。

了解更多
精彩瞬间

2019大会直通车2019 GENERAL ASSEMBLY TRAIN

ENTERPRISE MISSION

本次大会征文将紧紧围绕“新时代幸福家庭中国行”主题,着重对萨提亚模式进入中国15年以来的学习、实践与应用进行总结,它与中国文化的结合,本土化探索与研究进展,对中国社会个人、家庭以及组织的帮助,以及在新时代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进程中,如何让更多中国人“更健康,更成功,更幸福”的理论、方法的研究与探索。

查看更多

NEWS心理咨询

PROFESSIONAL TEAM专业团队

  • 曹敬唯

    家和萨提亚学院创始人、院长国际注册管理咨询师萨提亚执业心理咨询师香港人本教练研究中心训导师资深企业教练关系管理专家生命教练青少年人际关系、亲子关系、家庭关系专业教练主要风格:亲和流畅,人生阅历和实战经验丰富,大量的咨询辅导个案积累了丰富的临

    查看更多
  • 张娟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家和萨提亚学院首席咨询师萨提亚家庭治疗模式治疗师陕西省心理咨询师会员中国教育协会会员沙盘分析师团体辅导师、心理测评师,曾任北京大学与人力资本研究所特聘讲师。多年来一直从事青少年心理咨询和心理健康、咨询。擅长青少年焦虑和抑郁

    查看更多

Excellent course走进家和

Growth footprints成长足迹

加入我们

坚持创建一家专业的萨提亚心理健康服务平台 "幸福教育共同体"

  • 公司电话 029-85798896
  • 公司地址 南稍门中贸广场6号楼1单元2001室
  • 联系QQ 3503064090
折翼天使绽放生命之花——芭蕾女孩再登残奥舞台-家和萨提亚教育学院
位置:首页

折翼天使绽放生命之花——芭蕾女孩再登残奥舞台

发布时间:2022-03-18   |   阅读次数:2673

残奥会期间

冰雪之上,风声呼啸

不同的肤色之下是一个个坚韧的灵魂

不同的语言共同唱着对生命的赞歌

冬残奥运动员

用自己的拼搏与奋斗告诉我们

总有一种精神催人奋进

总有一种力量打动人心

2022年3月13日晚

我们在冬残奥运会闭幕式上

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李月


家和爱心理

#励志 在汶川地震中失去左腿的"芭蕾女孩"李月。坐在轮椅上,李月圆了自己的"芭蕾梦",继续着自己"永不停跳的舞步"

视频号

点击上方视频

了解更多残奥会背后的故事


微信图片_20220318100451.jpg

微信图片_20220318100533.jpg

微信图片_20220318100536.jpg

图片来源 IC photo


微信图片_20220318100611.jpg

“叔叔,别锯我的腿
我还要跳芭蕾呢!”


李月,那个在2008年让我们所有人的心为之一痛的芭蕾女孩。汶川地震中,小李月被死死卡在废墟中,长达70多个小时。前来救援的武警部队想尽办法,都无法将她救出。无奈之下医生建议锯掉左腿,李月流着泪说:“叔叔,别锯我的腿,我还要跳芭蕾呢!”这一句话,让无数人唏嘘并记住了她。她的左腿最终没有保住,那年她只有10岁。


李月卡在废墟中的时候,身旁一直同时有3名同学与她困在一起。在长达70多个小时的时间中,她亲眼看着一个又一个的同学永远地离开。而她因为有自己的梦想和坚持求生的信念,成为被救援人员从废墟中营救出的7名孩子中的一个。


救援的官兵曾努力想办法欲营救她脱困,李月却说:“你们先救我的同学吧,他们还困在地下!”


而李月在医院里对姐姐说的第一句话是:“我身边的同学都走了,但是我一直想着跳舞,就坚持了下来!”

李月的芭蕾梦想感染了有爱心的艺术家,在独臂舞蹈家马丽和芭蕾王子吕萌的鼓励下,李月进行身体协调性训练。100多天后,小李月突然出现在2008年残奥会开幕式的舞台上。她重拾了自己的芭蕾梦,身着芭蕾短裙,坐在轮椅上表演“指上芭蕾”。

微信图片_20220318100647.png

当“芭蕾王子”吕萌将她从轮椅上托起,举过肩头时,李月蹬直了右脚,一只孤独的红舞鞋顽强地“站立”在空中,这一刻,全世界为之动容。

微信图片_20220318100702.jpg



微信图片_20220318100716.png

芭蕾女孩

再次回归奥运舞台


14年后,当李月再次接到奥组委的邀请参加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表演时,她感到既意外又熟悉。而此次演出,李月想得最多的就是怎么把表演的效果呈现到最好。光阴荏苒,十四年眨眼就过去,那些发生在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上的瞬间至今都让李月念念不忘。


“2008年9月6日在鸟巢表演的那个夜晚,是我永恒的回忆。08年经历了太多……14年了,还是这个舞台,一切仿佛就在昨天,仿佛什么都没变,但这个世界又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我还是那个我,模样或许变了,逐梦的心却依然…”李月说。

微信图片_20220318100746.png

李月和毛大庆

2008年汶川地震后,优客工场、共享际创始人毛大庆在了解李月情况后,发现她的家庭并不富裕,父母在她年幼的时候便离异,毛大庆决定开始资助李月帮助她完成学业,完成她的舞蹈梦想。


李月再一次站在“鸟巢”的舞台上,毛大庆说:“14年,太难了。14年来,我们伴随着孩子长大成人,其中甘苦,很少有人知道。我这女儿,历时14年,从08夏季残奥会开闭幕式到今年冬季残奥会闭幕式,代表汶川地震中的青少年和中国残疾人,再次登台。我内心是挺激动的。”


微信图片_20220318100812.jpg

经历了起伏的人生轨迹,李月似乎从灾难里重新找到了看待世界的角度和方法。


2010年开始李月将自己的才华投向了写作领域。现在她已经出版了《我心永舞》《舞月豆蔻》《心舞流年》三本文集,记录了地震以来,她的成长历程。





绽放生命之花

十四年过去,在李月的生命中,曾经对舞蹈的执着也被放大到对整个艺术领域的热爱。而曾经飞扬的舞步也变成了轻盈的画笔,恣意描绘她对绚烂人生的想法。近几年,李月一直坚持学习美术,希望在美术绘画领域继续深造,在舞台设计、插画等领域继续发展。

微信图片_20220318100842.jpg

李月的素描作品


2008年到2022年,李月带着她对人生的崭新理解,重新绽放在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的舞台上,14年5000多天的光阴,不仅仅给了她治愈残缺的能力,更赋予了她与生命和解的底气。

微信图片_20220318100902.jpg

图源:新华社

舞台上的她闪闪反光,用自己的坚韧鼓舞着我们每一个人。她就像一颗从石缝里长出的植物,本以为不可能,她却接二连三地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的奇迹。


有本书叫《活出生命的意义》,作者是一名心理学家,他在书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概念:苦难不一定是追寻意义所必须的,但尽管有苦难,生命仍然可能有意义。


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但即使遭遇苦难,也希望我们都能拥有似李月一般坚强的意志,不畏险阻的韧性以及乐观积极的心态。


参考资料:

生命舞者的十四载——记芭蕾女孩李月再次登上残奥舞台

“5·12”汶川地震七周年:震中的城市变成了什么模样

大家说 | 毛大庆:一场灾难,让两个没有交集的生命交织在一起

5.12汶川大地震十周年纪念日前夕,这些故事要讲给孩子听!


上一篇:好奇,不一定能解决问题,但能帮

下一篇:别让语言成为伤害孩子的一把利剑

© Copyright 2018-2025家和萨提亚教育学院

陕ICP备18012293号-1  技术支持:至成科技